
以哈局势又生变数,10月18号,两名以色列士兵在交火中丧生,第二天以色列军方就动手了,先打了拉法地区的武装人员,说这是报复。 没过几小时又宣布空袭加沙南部的哈马斯目标按天配资,以方说得很肯定,是部队在拉法遭到炮火袭击才反击的,还强调袭击是为了拆除恐怖隧道、消除安全威胁,把违约的帽子扣给了哈马斯。
但哈马斯那边直接喊冤,说自己根本不清楚拉法发生了什么冲突,甚至提到从今年3月起就没和拉法的相关团体有过接触,明摆着不认这个账。 现在两边各说各的,又没有第三方能拿出实锤证据,这事儿彻底变成了罗生门,谁先开的第一枪根本说不清。
不过说实话,这场冲突也不是毫无预兆,停火协议早就藏着裂痕了按天配资,本来协议刚达成时还挺让人欣慰。 被关押两年的20名以色列人质回了家,以色列也释放了1700多名巴勒斯坦人,美国斡旋的和平计划第一阶段还额外放了250名巴勒斯坦囚犯。
可没过多久,28名人质遗体的归还问题就成了新矛盾,哈马斯说,是以色列把加沙毁得太厉害,才导致遗体没法及时送回去。 以色列倒过来威胁,可能以人道主义援助为理由限制物资进加沙,截至10月18号下午,28具遗体只交了12具,这疙瘩还没解开,新的冲突又炸了锅,简直是雪上加霜。
这里头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态度,简直透着股矛盾劲,10月18号,也就是以色列士兵遇袭的前一天,美国国务院还发声明说收到可靠报告,哈马斯可能要违反停火协议。 结果第二天特朗普从佛罗里达回白宫,在空军一号上又跟记者说哈马斯挺活跃,但停火协议还在生效。这种前后不一的表态,其实也暴露了美国在以哈问题上的纠结。
更尴尬的是,美国副总统万斯本来计划本周去以色列,要推进特朗普那20点和平建议的第二阶段,想结束这持续两年的冲突。 可照10月19号这空袭的架势,别说第二阶段了,第一阶段的停火能不能保住都悬,内塔尼亚胡10月19号已经召集国防部长和安全部门负责人开了会,明确要对加沙的恐怖主义目标采取强有力的行动,这态度根本不是想善了的样子。
其实每次看这种新闻,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,加沙的民众刚过了几天不用躲空袭的日子,和平的希望还没焐热,就又要面对炮火连天的生活。
说到底,不管是谁先违反了协议,最后承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普通人,现在说谁对谁错意义不大,当务之急是两边能先按住火气,别让冲突再扩大。 不然之前释放人质、推进和平的努力全白费了,受苦的还是更多老百姓。至于美国的斡旋能不能起作用,也只能走着瞧了,但至少得先让枪声停下来,才有谈的可能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